糖尿病患者在夏天最怕什么?是高温、是出汗,还是突然的低血糖?其实,真正的“隐形杀手”往往潜藏在餐桌上。天气越热,人们越倾向于选择清凉、口感刺激的食物,却忽视了其中潜在的健康风险。一个看似简单的冰淇淋、一杯含糖饮料,可能就是糖尿病肾病发作的导火索。
在临床接诊中,医生常常遇到这样的患者:控制饮食多年,血糖稳定,却因一个夏天频繁进食某些食物,诱发了糖尿病肾病。
很多人至今仍不了解,糖尿病并非仅损害血糖系统,它的“魔爪”早已深入肾脏、心脑血管等多个系统。据《柳叶刀》202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报告指出,每年因糖尿病肾病死亡的人数高达240万人,远超公众认知。
为何糖尿病病情如此常见,却仍有如此多患者陷入并发症的“陷阱”?原因之一便是对危险食物的误判。不少糖友认为只要不吃甜食就安全,但他们不知道,有些“咸食”“凉菜”“饮品”同样潜藏高钠、高糖、高脂的风险。尤其在夏季,高温加速代谢,肾脏负担加重,稍有不慎便会加剧病情。
肾脏为何易受糖尿病影响?从西医角度来看,长期高血糖会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,导致滤过功能下降,最终形成糖尿病肾病(Diabetic Nephropathy)。
中医则认为,“脾虚生湿,湿热下注”,糖尿病患者多属“阴虚燥热”,久之伤肾,导致“肾阴亏虚”。两个体系虽路径不同,但指向相同 —— 肾脏为糖尿病受害重地。
早期的糖尿病肾病往往“悄无声息”。患者可能只是在体检中发现“尿蛋白阳性”或“血肌酐轻度升高”,却未引起重视。
当症状明显时,往往已进入中晚期,此时不仅治疗复杂,而且预后较差。数据显示,糖尿病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(ESRD)的首要原因之一,透析与肾移植的高昂成本也让无数家庭不堪重负。
进入六月,全国多地气温持续高企,饮食结构也随之变化。冰镇饮料、腌制食品、冷饮甜品成为不少家庭的标配。
但临床研究发现,这五类夏季常见食品,对糖尿病患者尤其“致命”——高盐腌菜、含糖饮料、油炸冷食、加工肉类、冰淇淋甜品。它们共同特点是:高盐、高糖、高脂、低纤维,对肾脏构成持续性损伤。
尤其是含糖饮料,即便是“无糖”标签,也可能含有人工甜味剂。研究表明,阿斯巴甜、三氯蔗糖等代糖成分,长期摄入可能改变肠道菌群,间接影响胰岛素敏感性。从中医角度看,甜食属“湿热”,易助火生痰,加重体内“瘀毒”聚集,进一步侵蚀肾脏气阴。
“天热喝点汤,开胃又解暑”是许多老年人的饮食习惯,但其中隐藏的“陷阱”不容忽视。例如冷藏鸡汤、咸鸭蛋汤、腌笃鲜等,含有较高的钠与嘌呤,易诱发肾小管功能紊乱。医生提醒,糖尿病患者在夏季饮食,应以清淡、温润、富含膳食纤维为主,避免刺激性强、加工程度高的食品。
在治疗方面,西医强调“早期干预、联合用药”,对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尿白蛋白、肌酐、肾小球滤过率(eGFR)等指标,一旦出现异常即刻调整方案。中医则重视体质辨识,常用“滋阴清热、利湿通络”之法,配伍如生地黄、泽泻、丹参等药材,从根本调理“肾虚痰瘀”之本。
一个真实案例引人深思:一位62岁的糖尿病患者,病史10年,平时控制良好,但因夏季频繁进食冷饮与烧烤,短短三个月内肾功能迅速恶化,确诊为糖尿病肾病Ⅲ期。其家属悔恨不已,称“从没想到几顿烧烤会带来这么大代价”。这不是个例,而是众多糖尿病患者的缩影。
预防糖尿病肾病的核心在于“稳血糖、护肾脏”。控制饮食、规律作息、保持良好情绪对肾脏健康尤为重要。尤其在夏季,更要警惕脱水导致血液浓缩,增加肾脏负担。医生建议,糖尿病患者每日饮水量应根据体重与气温合理调整,切忌因怕多尿而减少饮水量。
不要忽视体重控制对肾病预防的重要性。研究表明,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更明显,血糖波动更大,极易激活肾脏的炎症通路。
适当运动、控制体重,不仅有利于糖尿病病情控制,也能有效减缓肾功能下降速度。中医亦强调“脾为后天之本”,脾虚则水湿不运,久之伤肾,故健脾化湿亦为防治关键。
在饮食建议方面,医生推荐以“低盐、低脂、高纤维”为原则,多摄入绿叶蔬菜、全谷类、豆类制品。水果方面选择升糖指数低的如蓝莓、柚子等,忌食西瓜、榴莲等高糖水果。夏天宁愿喝白开水或冰水,也要避免含糖饮料,这一选择看似简单,却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健康走向。
糖尿病肾病并非无法逆转,但前提是“早发现、早干预”。医学研究指出,糖尿病肾病在Ⅰ期至Ⅱ期时仍可通过生活方式与药物逆转肾功能损伤;但一旦进入Ⅲ期,便进入“不可逆”阶段,治疗难度陡增,生活质量大幅下降。这正是医学强调“一级预防”的根本逻辑。
健康管理不是临时抱佛脚,而是日积月累的自律。在门诊中,不乏有患者因一次“放纵”导致多年努力前功尽弃。医生提醒:疾病不是一日形成,损伤也不是一夜恢复。尤其对糖尿病患者而言,每一次饮食选择,都是一次对肾脏的考验。
在中医临床实践中,也有不少成功案例。一位患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中年女性,在坚持“中药调理+饮食控制+运动管理”三联治疗后,尿蛋白明显下降,肾功能稳定近两年未进展。这再次印证了中西医结合的优势,既有现代医学的精确监测,也有传统医学的整体调养。
最后,医生发出诚挚提醒:夏季饮食看似“凉爽可口”,实则“暗藏杀机”。糖尿病患者宁愿多喝几杯冰水,也不要贪嘴吃下那五类食物。肾脏是沉默的器官,一旦“喊痛”,往往已是“伤筋动骨”。真正的健康,是懂得“慢慢来”的智慧,而不是“痛一痛就好”的侥幸。
健康,从每一个清醒的选择开始。
参考文献:
[1]李明,王强,张红. 中医辨证在高血压防治中的应用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 2024, 31(12): 56-60.
[2]国家卫健委. 202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[R]. 2024.
[3]张伟, 刘芳.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识别与干预研究进展[J]. 中华内科杂志, 2025, 64(03): 212-219.
(免责声明)本文所述内容,均基于现有科学知识和中西医理论整理而成,旨在为读者提供健康科普信息。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咨询专业医生。
倍享策略-哈尔滨配资公司-配资行业查询-股票配资精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