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中国历史上极具魅力且备受关注的王朝,唐朝的诸多故事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。在现代人的眼中,唐朝不仅疆域辽阔,且兼具开放包容的胸襟,曾经创造出无数辉煌灿烂的文化艺术成就。然而,最终这段盛世也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。杨贵妃去世,玄宗独自伤怀,这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被伟大诗人白居易化作《长恨歌》流传至今。除了白居易之外,唐代还涌现了许多才华横溢、性格迥异的著名诗人。接下来要介绍的这首诗,正是唐代田园诗人王维所作,名为《酌酒与裴迪》。
要真正理解这首诗深刻的意蕴,就必须了解王维的生平经历。事实上,王维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。他出身于河东王氏,这一显赫的大家族为他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条件。据史料记载,王维不仅诗文造诣极高,绘画技艺也出神入化,甚至在音乐领域也表现卓越。15岁时,他赴京赶考,初到京城便受到众多王公大臣的赏识和欢迎。
经过层层严苛的科举考试,王维顺利成为朝廷官员。年轻时的他怀抱着对政治的理想和抱负,恪守职责,谨慎处事,很少犯错。在这段时间,他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。然而,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他原本安宁的生活节奏。
乱世之中,王维被叛军俘虏,被迫为伪政权效力。此举虽是为保命而为,放在今天看来或许情有可原,但在当时的封建社会,这是被视为不可原谅的叛国行为。乱事平息后,王维陷入了极其尴尬的境地。与他遭遇相似的官员大多被贬往边疆,而王维却因弟弟王缙的苦苦求情,得以留在京城,继续他的官职。如此特殊的宽待也让他背负了许多非议和责难。政权的更替打碎了他原有的理想和生活,他心中的抱负也随之消逝。为此,他开始转向佛学与田园隐逸生活,而这首《酌酒与裴迪》正是他这一生活状态的开端。
展开剩余63%这首《酌酒与裴迪》共八句:
酌酒与君君自宽,
人情翻覆似波澜。
白首相知犹按剑,
朱门先达笑弹冠。
草色全经细雨湿,
花枝欲动春风寒。
世事浮云何足问,
不如高卧且加餐。
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,王维从小受家庭影响,走上了信佛之路。诗中深刻体现了他多年来对人生的感悟和哲思。他描写人心复杂难测,即便是为你斟酒的朋友,也难保证内心真诚,但这种人情冷暖又有何办法?不如自我安慰,把酒饮下;他感叹境遇无常,人生风云变幻,辉煌时受人敬仰,落魄时难逃嘲讽,真正可靠的只有自己;他进一步阐述世事如浮云,人生生死皆空,何必执着于功名利禄。最终,他劝诫朋友,不必多问世事纷扰,与其劳神,不如安享当下,吃饱喝足,养生养心。
从这首诗中,我们看到了王维对世事的透彻洞察。他当时已44岁,人生经历了无数褒贬荣辱。那些曾围绕他赞美恭维的人和冷眼嘲讽的人,都历历在目。权势与名利,拥有时如梦幻,失去时如烟云。有时不去争逐,或许是一种无形的解脱。正如诗中所言,争与不争,无人能预知结果,但不争则心静如水。
此后,王维逐渐远离官场,过上了如僧侣般清净的生活,追寻内心的宁静。也正因如此,他的诗作中充满了淡然和祥和,这份超脱使他的作品历经岁月洗礼仍熠熠生辉。王维本人也因此被尊称为“诗佛”,成为千古诗坛上的不朽传奇。
发布于:天津市倍享策略-哈尔滨配资公司-配资行业查询-股票配资精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