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当夜幕降临,街头巷尾的烧烤摊便热闹起来,肉串、小龙虾以及冰镇爽口的啤酒,构成了许多人夏日宵夜的标配。
然而,在这份惬意背后,却隐藏着一个凶险的“健康杀手”——急性胰腺炎!这种疾病起病急、进展快,重症患者死亡率高达20%,可谓“命悬胰腺”。近年来,因暴饮暴食、过量饮酒导致急性胰腺炎送医的案例屡见不鲜,尤其在夏季更是高发期。
近日,34岁的张先生因饮酒后导致剑突下持续性疼痛,来到我院急诊科就医,检查胸腹部CT后显示:“考虑胰腺炎”。医生在予以药物对症治疗后,患者仍腹痛明显。护士给患者抽血,发现其血液呈现乳糜样,化验血脂4项(血清)显示:总胆固醇升至13.41mmol/L,正常范围<5.18mmol/L;甘油三酯44.59mmol/L,是正常的20多倍。医生考虑他为“高脂血性胰腺炎”,需进行血浆置换治疗,将其收住重症监护室。
图片为患者血浆置换出来的乳糜样血浆
展开剩余69%我院重症医学科郑宇主任医师、赵倩副主任医师团队对张先生进行病情评估及动态精准化管理,实施床旁血浆置换排出毒素、代谢产物。2天后,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,张先生各项指标恢复良好,总胆固醇降至5.38mmol/L,甘油三酯降至8.56mmol/L,病情稳定,顺利转出ICU,回到普通病房治疗。
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是由血液中甘油三酯(TG)水平极度升高(通常≥11.3 mmol/L或≥1000 mg/dL)引发的急性胰腺炎,占所有急性胰腺炎病例的1%~14%,但病情往往较重,容易进展为重症胰腺炎,甚至导致多器官衰竭,死亡率较高。
张先生酒后突发高脂血症性胰腺炎,与他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。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来分析这个“舌尖上的危险”:
1.长期高脂饮食的累积伤害
张先生身高170cm,体重105kg,体重指数高达37,属于肥胖患者,平时喜爱的“硬菜”多是烤肉、麻辣小龙虾等高脂肪食物,这会导致:
①胰腺持续超负荷分泌脂肪酶;
②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(临床常见重症胰腺炎患者血脂超正常值5-10倍);
③胰液粘稠度增加,容易形成蛋白栓堵塞胰管。
2.酒精的“最后一击”
当晚的啤酒成为压垮胰腺的最后一根稻草:
①酒精直接刺激胰酶分泌亢进;
②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(类似“阀门”突然关闭);
③使胰管内压力骤增(可达正常值的3倍以上);
④激活的胰酶开始“自我消化”胰腺组织。
医生建议:
1.控制血脂(尤其甘油三酯>5.6 mmol/L时需干预);
2.避免暴饮暴食+饮酒(极易诱发胰腺炎);
3.定期体检(血脂、血糖监测);
4.高危人群(如糖尿病、肥胖者)需严格饮食管理;
5.出现持续上腹痛立即就医(黄金抢救时间窗仅6-12小时)。
这个案例警示我们:年轻人常见的“美食放纵”模式,实则是以透支胰腺功能为代价;每一次的“偶尔喝一次”,都在累积不可逆的损伤。同时,高糖饮食导致的肥胖和代谢异常,同样是胰腺炎的危险因素。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年轻急性胰腺炎患者中,约30%有长期饮用奶茶、碳酸饮料的习惯。医生建议:每周高脂饮食不超过2次,尽量减少高糖饮食,每次饮酒量男性不超过750ml啤酒,女性啤酒量不超过450ml。美味诚可贵,健康价更高!
来源 乐清人民医院
发布于:浙江省倍享策略-哈尔滨配资公司-配资行业查询-股票配资精选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